4月2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在慕田峪长城成功举办了一场精彩的越野赛,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国科大环境材料中心积极报名参加,派出了一支由 7 人组成的代表队参加趣味组比赛。
此次趣味组比赛规则是,各代表队需在到达指定任务地点,即烽火台后,通过手机软件完成任务库中的3个任务,完成任务后需拍视频上传,取小组完成所有任务后率先抵达终点者的成绩作为团队成绩。这不仅考验个人体能,更对团队协作与配合默契程度有极高要求。
环境材料中心代表队的7名队员在赛前,商量战术,相互鼓励,并做了充分的热身准备,为即将到来的比赛做足准备。发令枪响,队员们沿着蜿蜒的长城赛道奋力奔跑。尽管山路崎岖陡峭,大家速度参差不齐,但始终能通过手机保持紧密联系。队员们充分利用手机通讯,在群里分享各自的位置和比赛情况,根据实时信息及时调整路线和战术策略。
到达烽火台后,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拍摄、表演等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项又一项的任务接连完成。在顺利完成三项任务后,向终点冲刺,最终成绩31分42秒。环境材料中心代表队在35个参赛队伍中成功斩获第四名的佳绩。
台上领奖
赛后,来听一听参赛队员们的感想吧:
周仕祺:去年,作为志愿者参与活动,在长城上悠然自得拍照打卡,满心都是对长城风光的赞叹。今年,作为领队,站在起跑线前,望着蜿蜒于山脊之上的长城,心中少了几分欣赏美景的闲适,多了几分为中心争得荣誉的责任和信念。我在前面咬紧牙关,奋力奔跑。队友们在打卡点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任务。每一次在手机里分享路线、讨论策略,都让我感受到团队的力量。最后,在大家的默契配合下也是超出预期,拿到了理想的成绩。
王原:春日的慕田峪长城层峦叠翠,山花烂漫,奔跑在古老的城砖上,仿佛穿梭于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卷中。比赛中,队友们的协作与鼓励此起彼伏,每一次爬坡时的“加油”都让疲惫化作动力。冲过终点时,第四名的成绩出乎意料,但更让我铭记的是这一路的坚持与团队的温暖。山河壮美,情谊无价,奔跑的脚步终将抵达更远的远方!
车桂全:第一次以竞技状态攀登长城,与往日闲适的游览截然不同。3公里的赛程要求我们在速度与团队协作间寻找平衡,平添了几分紧张感。起跑时随着人流全力冲刺,很快便感到体力透支。但合理的分工让我们化险为夷——领跑者控制节奏,导航员确保路线,彼此之间相互鼓励。最终全队默契配合,共同完成了这场充满挑战的越野赛。这段经历让我领悟到:最好的团队不在于强者带飞,而在于每个人都能成为彼此疲惫时的支点。那些共同拼搏的汗水,远比奖牌更有分量。
李文静:三公里的长城越野赛路程很短,但收获的幸福很多——起跑时的跃跃欲试、做任务时的欢声笑语、冲线时的如释重负、领奖时的喜出望外……最令人幸福的的是队友之间的默契协作。感恩临近毕业之际还能有机会参与其中,不仅弥补了去年报名失败的遗憾,也为学生生涯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刘慧群:很高兴能和中心的师兄师姐一起参加这次的慕田峪长城越野赛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师兄任务安排妥当,大家都有条不紊,齐心协力完成每个任务点,虽然在爬的过程中很累,但是看到大家都为此努力,自己也不想拖后腿,使劲往前走,此次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也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希望之后也能有机会继续参与!
张馨予:Just do it!又又又解锁人生新成就,这次越野赛真的比想象中累好几个级别,不过还好有最最最给力的成员们一直互相鼓励互相配合,完成所有任务冲线的那一刻觉得所有一切都是值得的!好久好久没有感受到所有人劲往一处使的强烈的凝聚力了,我永远沉溺于群像的魅力。完赛后站在长城上,看着巍峨雄伟的景观,感受周围的同学们散发出的磅礴旺盛的生命力,果然辛苦只是暂时的,山顶的风景永远值得!我们的青春就是现在!
梁子安:青石路上,我和队友互相打气,携手共进。当冲过14号烽火台的那一刻,看着身边一个个夹杂着汗水与喜悦的队友,我知道无论结果如何我们已经胜利。最后,由衷的感谢学校为师生们提供了一次亲近自然、挑战自我的机会,还在古老长城的见证下突破极限。也要感谢并肩作战的队友,是你们的信任与付出,让这次越野赛超级难忘!